“真情獻基層,汗水贏民心”。“第一書記”駐村幫扶系列報道,集中展現了“第一書記”給幫扶村帶來的巨大變化。這組稿件,以真實的力量吸引人,以真情的力量打動人,為我們描繪了一幅“第一書記”在鄉村的幫扶畫捲。
  兩周多的時間,記者帶著真情與責任,與“第一書記”一路同行,與近百名“第一書記”面對面交流座談,到田間地頭零距離採訪普通百姓、基層黨員,記者從旁觀者角度逐漸融入了鄉村,為“第一書記”的努力和堅守而感動,為幫扶村的日新月異而歡欣鼓舞。
  兩年前,當“第一書記”打點包裹奔向工作薄弱村和貧困村時,很多人認為他們不過是去農村“鍍金”。也許他們自己也沒有想到,未來的日子里,他們會對腳下的土地眷戀得那麼深,付出那麼多,甚至,有人把生命永遠留給了那片熱土。
  “我們坐在了農家的板凳上,心就與百姓拉近了;腳下沾有多少泥土,心中就能沉澱多少真情。”“第一書記”工作實踐證明,到群眾中去,才能真正做到對群眾飽含感情;對群眾有感情,就會自覺自愿想方設法為群眾謀利益。當他們習慣了從泥濘的土路拔出膠鞋繼續前行、當他們在地頭毫不猶豫地握緊沾滿泥巴的雙手、當他們把剛出生的小羊羔抱在懷裡,他們的心,自然和群眾貼在了一起。
  幫助別人,成就自己。我們也欣喜地看到,“第一書記”在這種付出中不斷成長。駐村幫扶為“第一書記”提供了廣闊的舞臺,他們可以充分施展自己的聰明才智。一屋不掃,何以掃天下?不要小看了一個村的事。在村裡,既要團結村“兩委”一班人共謀發展,又要學會和老百姓打交道拉家常;既要能分析村情民意帶領大家走出一條適合的發展之路,又要能招商引資引得有源活水來。不誇張地說,能把一個村帶好了致富了,將來就不愁管理好一個鄉鎮引領好一個單位。駐村幫扶為“第一書記”提供了鍛煉的平臺,為他們的成長髮展起到了淬煉的作用。
  幫扶是階段性的,感情卻是永久的。老百姓不會忘記來自省城的機關幹部曾經怎樣和他們心貼心,為他們的發展竭心儘力,這份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及感激之情將長久地留存在他們的記憶中。“第一書記”也不會忘記,他們感受到的民間疾苦,瞭解到的群眾渴盼。將來,無論是主政一方還是細謀一事,他們身上都將永遠地打上群眾的印記,和群眾之間的感情紐帶將再也割不斷。
  這些,是駐村幫扶帶給我們的,比經濟發展更寶貴的東西。  (原標題:為了大地的微笑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s37ksryz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